您好,欢迎访问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!

就诊服务

医院动态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医院动态 >>科室快讯

无插管、损伤小、恢复快
---山一大三附院成功开展无管化单孔胸腔镜手术

发布时间:2024-09-29
字号:+-14
浏览次数:

  近日,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外科成功开展无插管(Tubeless)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。

  一、何为“Tubeless”技术?有什么优势?

  “Tubeless”是指胸腔镜手术采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的一种全身麻醉技术,术中使用不侵入气管的气道装置,在保留自主呼吸的同时,辅以区域麻醉、静脉镇静镇痛药物。为了进一步减少对患者的手术创伤使手术更加微创,此技术开始在临床应用。

  胸腔镜微创手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、普及,传统的胸腔镜手术需要气管插管全身麻醉,其中气管插管可能会带来一些并发症,如:声带损伤、环杓关节脱位、气管粘膜损伤、肺复张挫伤以及麻醉肌松药物对呼吸肌的影响等等,患者术后会出现喉咙痛、声音嘶哑、长期咳嗽、恶心呕吐等不适。

  较传统胸腔镜麻醉方式相比,“Tubeless”技术可以避免气管插管相关气道损伤,减轻术后咽喉不适,减少呼吸机相关的肺损伤。还有,“Tubeless”在术中采用较浅的麻醉镇静,使用了少量肌松剂,显著减轻麻醉药物残余对患者所造成的术后并发症,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,减轻患者痛苦,实现胸外科手术“整体微创”。

  二、“Tubeless”技术的手术条件

  “Tubeless”虽然技术先进,但并不适合所有人。根据相关文献,该技术适合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:

  ◆ ASA 等级为 ≤ II;

   根据 ECOG 的身体机能评分 ≤1 分;

   BMI<30 ;

   肿瘤直径<5 cm;

   18岁< 年龄 < 60 岁

   预计手术时间少于 2 小时;

   不太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,如大出血(服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或抗凝药物的患者)、呼吸阻塞和严重的术后疼痛; 既往无胸外科手术史(如经胸胸膜活检术)心肺功能正常(EF >50% 和 FEV1% >预测值的 50%); 无吸氧条件下血气分析示 PO2≥80 mmHg 和 PCO2<45 mmHg。

  常见的手术适应症,良性疾病如多汗症患者的交感神经切除术;恶性肿瘤,特别适合微小转移灶、早期肺癌(小型纯磨玻璃结节和不需要淋巴结清扫)或未知小结节(以活检的主要目的)的楔形切除。

  三、我院完成的一例“Tubeless”技术的病例,实现双微创(“无管化”+“单孔微创”)。

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外科麻醉手术科团结协作,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准备,成功开展了无插管(Tubeless)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。无插管全麻胸腔镜手术:适用于肺结节亚肺叶切除术、早期肺癌肺叶切除术及部分纵隔肿瘤手术。这种手术方式要求麻醉医师在保持患者自主呼吸的同时,还要确保手术侧肺适度萎陷、纵隔摆动幅度不能过大,避免给手术操作造成困难。这对手术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,不仅要有高超的手术技术,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。

  此次手术方式采用喉罩全身静脉麻醉+椎旁神经阻滞+迷走神经阻滞的方法,在术中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,通过椎旁阻滞麻醉,使用极少量的肌松剂,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。手术操作仅用时约30分钟就完成了手术,手术时间短,无需尿管。术后15分钟,患者便麻醉苏醒,与医师的沟通中意识清晰,无明显切口疼痛,无声音嘶哑,无干咳等症状。

  与接受传统气管插管手术的患者相比,“Tubeless”技术对该患者呼吸生理的干扰较小,术中应激创伤更轻,患者术后咳嗽排痰功能基本不受影响。此外,该患者术后苏醒和恢复比较快,早期完成下床、进食、排痰,加快了术后康复,从而缩短住院时间,降低住院费用,手术效果得到患者及家属一致认可。

  “无管微创”是胸外科手术又一里程碑式的跨越,“Tubeless”单孔超微创胸外手术,带给患者的创伤更轻,舒适度更好,康复更快,花费更少,为医院胸外科开展微创手术和日间手术奠定良好基础。

图片13.jpg

图片14.jpg